查看原文
其他

教师上课的“10个不宜”,反思下你做过几个?

2017-11-27 职教圈


一、开篇不宜淡如水


“同学们,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X课。”我常常听到教者把这句话作为开场白。


初听时倒也觉得新鲜,“共同学习”嘛,老师跟学生处于平等地位,教育思想可嘉,可后来发现,不少人、不少课的开场白都是这样,便产生了疑问:日常吃饭菜尚且知道花样翻新,有利于增进食欲,上课开篇一成不变,岂不要倒学生的胃口!


有的教师很注意这一点。我听一位老师教《“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”》,教者在板书课题时有意漏写引号。


写后问:“老师这里写的与课本上有什么不同”学生打开课本,认真看后齐说:“少了引号。”


老师问:“这里为什么要加引号”学生答:“这是引用一个人说的话。”


老师进一步问:“你们看到这个题目,会想到哪些问题呢?”学生纷纷举手发言:“这话是谁说的”,“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啊”,“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放掉?”,“有没有放掉”……


在肯定了学生积极动脑、大胆质疑之后,老师紧接着说道:“很好!这些问题课文都作了回答,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。”接着,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地读起书来。


古人云:“开卷之初,当以奇句夺目,使之一见面惊,不敢弃去。”这里尽管谈的是写文章,但隔行不隔理。


上课之初,设计一段好的导语,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,为学生学好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,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


开篇就平淡如水,要想上好一堂课谈何容易!


二、指名不宜在问前


“XXX,请你回答一个问题。”老师一指名,一位学生站了起来;随后,才见老师提出问题。是提问在前好,还是指名在前好,颇有一番考究的必要。


提问在前。


老师将问题提出之后,每一个学生必然要认真思考,并且做好回答的准备。老师此时的短暂期待,也就是常说的“空白”,正是学生思考之时。


提问在前,有利于启发全班学生开动脑筋。尽管最后答问的只是一个学生,但它却起到了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作用,确保全班学生处于积极思索的状态。


指名在前,那效果就迥然不同了。


试想:某同学已被老师指名站起,班上其他同学谁还会对下边提的问题积极动脑这样做,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一些学生的思维活动。尽管教者主观上并不是这样想的,但客观效果如此,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。


三、不宜每次都“你来”


有的老师请学生发言,指甲说“你来”,指乙还说“你来”,指丙、丁亦然。于是乎,一堂课上“你来”一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。


应当指出的是:教师指名学生发言,每次都说“你来”是不适宜的,应当变换一下说法。


比如“请你回答”、“你说说看”、“你来告诉大家”、“这个问题你讲一讲”、“你是怎么想的”……


倘若整堂课都说“你来”,暴露的是教师语汇的贫乏,而学生听之乏味,影响教学效果是确定无疑的。


另外,它还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。小学生除了向课本学习书面语言之外,理所当然地还要向老师学习口头语言。


老师讲话,语汇丰富,有很强的感染力,会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,学生的口头语言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长进。


四、“太好”不宜再找碴


黑板上出现的是两行生字词,一个学生读过之后,教师立即称赞道:“太好了!”这位学生当即高高兴兴地坐下。


不料,老师随后又问大家:“他刚才有没有读错的地方”马上有两名学生指出了该生读音上的问题。此举显然不当。


“太好了”的评价用语不是可以随便用的,当一个学生的答案确实见解独特,所说无懈可击,才有资格受到这样的赞扬。


然而,现在教师对该生大加称赞之后,又让其他学生找出其不足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试问:刚才那位学生到底读得如何如果有错,就不能赞之“太好了”;如果没错,那就用不着再来找碴。二者只能居其一,怎能同时存在呢?


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,老师作出评价,就要考虑评价用语的准确性。对于学生的回答,评价时以表扬为主是对的,但必须以恰如其分为前提。否则,不当的赞扬对学生学习和进步是有害无益的。


五、不能乱点“鸳鸯谱”


有一位教师教生字词,出示小黑板带领学生读字音之后,让学生说出自己已经懂得的词语意思。一位学生说:“我知道‘胸腔’的意思。”教师叫他说给大家听听。“就是这儿。”学生指着胸部答道。教师点头表示肯定并示意其坐下。


这位同学的答案是肯定不对的。“胸腔”与“胸膛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“胸腔”指由胸骨、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,上部跟颈相连,下部有横隔膜和腹腔隔开。心、肺等器官在胸腔内。


而“胸膛”则指胸脯子,它是人体躯干的一部分,在颈和腹之间。前者所指在人体内部,后者所指在人体外部,二者不能混为一谈。这一肯定不可避免地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,“胸腔”即“胸膛”。


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:教师担负着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的任务,所讲的内容一定要正确、准确、合乎科学,不能讲错、讲歪,否则将误人子弟,贻害无穷。


六、配角不宜唱主角


现在的语言教学中,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的现象比较普遍。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,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,实在今人高兴。但值得注意的是:一些配乐朗读的文章,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。


按照常理,听课文朗读的目的,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,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。然而,现在的情况是,所配音乐其声音之高,足以将朗读者的声音“淹没”,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听音乐上去了,影响听有关课文内容的朗读。

教师表情朗读,学生当面听到、看到、感受到,直接受到的教育和感染是任何传媒所代替不了的。


教师读得好,会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喜爱,对朗读的兴趣,对教师的崇敬,甚至会影响其一生。


所以教师不要动不动就使用配乐朗读,还是自己练好朗读基本功,当面读给学生听为好,适当时候搞点配乐朗读也可。应当以听教师范读为主,听课文录音为辅。


七、不宜一口吞个饼


教者是想让学生多学一点,其出发点无可非议,但想“一口吞个饼”、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想法和做法不可取。


学生学习知识有阶段性,一般总是由浅入深、由感性到理性、由理解到运用。教材也是按照这一规律编排的。


刚开始接触某一知识点,就把有关内容全讲完,看似快了,其实慢了,违背了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,必然会走向愿望的反面。


八、“对口相声”不宜演


我看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况;当他叫起一个学生发言的时候,他马上走下讲台,来到这位学生身旁,面对面地听这位学生的发言。


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卡壳现象,他仍然面对面地给予引导,直至问题的解决。


其间他对这位学生可谓是全神贯注,众多的学生此时此刻的表现,他就不管了。课堂上出现一种师生二人说“对口相声”,其他同学放任自流现象。


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,在课堂上是不宜出现的。教师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一个学生身上,课堂上就会纪律松弛,其他学生听这种“对口相声”的就会寥寥无几,这必然要影响到教学效果。


正确的做法是:教者仍然处于讲台的位置,心中时刻装着全班学生,在认真听取一个学生发言的同时,目光要时不时地扫视全班,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老师此时此刻正在关心着自己,从而保证课堂纪律处于良好状态。


九、改错不宜缺勇气


曾见有的老师对自己教学中的失误,不当面纠正,而悄悄改正,采取了一种自护其短的做法。他们的共同心态是:怕当众认错纠错,有失面子。


自护其短,也许在一个短时期内可以把学生蒙住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,到那时,他们一定会发现某某老师曾经“蒙”过他们,教者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无形中打了折扣。


其实,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,教师也不可能万事精通,教学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。由于种种原因,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是常事,本不足为怪。


教师应放下架子,勇敢地承认错误,并立即纠正。这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,学生对此也是能够理解和谅解的。


十、不宜充当裁判员


谁是谁非,为什么不让学生讨论,而要由老师裁定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者怕影响教学进度,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。


记住的仅仅是现成的结论,思维的“闸门”根本没有打开,学生也没有知其所以然,这能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吗?当发现学生的答案存在分歧的时候,应当让他们议论纷纷。这当然需要花费时间,但这是值得的。


通过争论,学生明辨了是非,不仅知其然,而且知其所以然,力气用在刀刃上,不是很好吗?


这些现象在课堂上的出现,足以说明,当教师的,在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,都要十分注意,切莫掉以轻心。课堂教学无小事,教者事事应在意。


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,教师对课堂上的每一环节,都要认真设计,想一想怎样做效果更好,怎样做便会影响教学质量,力争上好每一堂。


来源: 实用教育技术

查名单、找干货、看点评

大家都在看

评审权下放:高校教师评职称,监管如何跟上

心理健康是教师必备“资质”

预防师生冲突,教师应掌握“防身术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